使用者提需求的三大要點,讓工程師一次聽懂你的需求

by Yi
A+A-
Reset
如何向工程師提出需求

身為一個曉勇善戰(?)的 PM,最大用途就是擔任一般使用者與工程師溝通的橋樑,又或可以理解為『外交官』.所以我每當看見一些大公司大量釋出開發工程師職缺,但卻沒有等比例釋出PM/SA/QA職缺時,我都會為他捏一把冷汗.當然有可能,這間公司本身就具備足夠人才(如台積電),但大部分我聽過預算充足卻十分失敗的專案,都是因為缺少外交官角色,溝通不良所導致.

那麼在業界極度缺乏PM,作為其他部門提需求的使用者,該怎麼提需求才能順利的讓工程師了解並做得出來你要的東西呢?

這邊我提了幾個我覺得大家是看得懂也做得到的,可以試試喔

著名的鞦韆圖

充分說明使用情境

通常在同一領域的從業人員,一定會有相同的語言.以我的例子來說,電商的開發一定會有進銷存、金流、物流這幾個固定的議題.一般的工程師對於金流要接綠界這樣子的狀況是不需要再特別說明使用情境,因為『線上刷卡結帳』這種事情是大家看過也用過的,也就會有所謂的『慣例』

針對『慣例』情況,你可以提供類似的結帳流程,並且截圖說明想要的方式.因為你一定會有你自己對於這個流程不一樣的見解,而且市面上也有人已經有實作出來的樣貌,代表工程師沒有理由說『做不到』。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都已經是慣例,為何不要叫工程師自己去看就好?但相信我,使用這個功能跟複製這個功能需要觀察跟紀錄的項目是天差地遠的.

你去IKEA看了他們的樣品廚房,你東摸摸西摸摸,覺得這一切都很不賴,看起來漂亮用起來又順手.總價也不貴!所以你轉念一想:那我是否花個十萬,也可以有跟這個樣品廚房一樣的又美又好用?然後你才想起,電線要重遷、冷熱水管要移位子,天然氣管線好像也要改,就別提油煙管了!天花板的高度、門跟窗戶的位置好像也都不太一樣!

所以你叫工程師去看樣品廚房,然後就用IKEA的標示的總價作為成本的參考是相當荒謬的事情,即使是像『廚房』這樣的慣例,你也會有屬於你的產業特性想要多做或少做的部分,但你絕對可以拍下你想要的水龍頭、瓦斯爐或電爐樣式與位置,並且明確說明你的烹飪流程、目前遇到的痛點等等,工程師才能依照你的想法,結合他對於廚房功能上的理解、目前他所能使用的技術專業等等,為你的需求量身打造.

如果上述還是很虛無飄渺,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來思考

  • 使用人與使用頻率、資料筆數(同樣是廚房,餐廳的廚房與家庭的廚房有巨大的區別呢)
  • 目前的使用方法與目前流程痛點
  • 想要的流程或使用方法,以及新流程或方法可以改善的地方
  • 你對於這整個功能都可以順利運作,會有的估計成效(提高利潤、提袋率、減少客訴、提高客戶滿意度)

例外狀況如何處理

許多使用者只會給予最理想的狀況流程,例如刷卡結帳,通常只會說,要提供刷卡功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但是瑞凡,那刷卡失敗以後呢? 通常使用者刷卡失敗,那麼通常會想換張卡刷,或是再輸入一次3D驗證碼對吧?為了提袋率這個KPI,我們應該要設計方便讓使用者可以再度刷卡.但通常這意味著要重拋一次刷卡要求給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我自己就有遇過,付款失敗後整張單都不見,我還要一個一個把物品加回購物車的情況.當然如果你的商品是消費者非買不可,消費者有堅定的意志再去賣場找一遍,否則這真的是相當悲劇的流程設計.

你不太可能要求工程師要主動提供刷卡失敗後的流程,因為工程師頂多問你『那刷卡失敗之後要去哪個頁面?』因為其實付款失敗有好幾條路可以走,可以問消費者是否改超取付款、可以詢問是否再度刷卡,或者可以將物品再打回購物車.要怎麼做最好,是要看賣場的複雜度跟產業特性,並不能一言以蔽之.

提供輸入與輸出範例

我曾經有遇過這種狀況,就是需要分析會員的資料,通常過去我會依照會員性別、年齡、地址來看總額以及購買偏好等資料.但是等到我看到會員資料庫我要昏倒,因為從頭到尾這個網站都是用社群網站的SSO(Single Sign-on 單一登入),別說姓名了,連ID都是一串亂碼.想當然爾就沒得分析.

在提需求的初期,我們必然需要思考未來的用途進行輸入的規劃.所以需求不能只有一句:會員註冊就完事.那就會產出上述的悲劇,使用SSO當然可以快速做完會員註冊、登入等功能,最棒的事情還有不需要管理個資,不需要了解跟考慮個資法衍伸出來的個資保護功能.而缺點很明顯就是你完全無法對用戶行為做任何一種有意義的分析.

輸出的部分就容易理解得多,除了一般來說的錯誤訊息以外,報表是最常見的輸出形式.任何一種的『EXCEL匯出』功能都可以視為輸出的格式.很多人認為只要寫我要『相關報表』或是『OO報表』的名字,工程師就能理解。但工程師不是你,他們很難理解你的報表的用途、格式、資料範圍及呈現方式要是什麼? 任何一種輸出,除了要給予想要的欄位以外,還要能給資料範例,因為資料庫中儲存的可能是 ID 或是原始值,如果你想要的是中文說明,也必定要一並提供對應表.

其他一些有用的建議

你的投入程度決定工程師的投入程度:因為太多使用者都是以『交辦』的心情把需求丟給工程師以後就不管了,所以如果你相當投入,並且主動解決問題的話,工程師也會相當有衝勁來協助你.大家都是上班族,如果你手上有十個重要性都一樣的案子,你一定會想把精力花在成功率比較高、結果比較出眾並且窗口比較投入的案子吧! 工程師也是一樣的歐~

說之以理後要動之以情:雖然公司內的資訊部門工作就是維運或開發系統功能,但在工作被淹沒的狀況下,要怎麼確保你的需求有被聽到並且有在動作?我想不用多說,就必定是要跟工程師們打好關係.我看過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客服部門的主管直接嫁給RD部門主管XD,因為關係打得太好,最後直接以身相許了啦!

明確說出貢獻度:當然要讓自己的案子往前推進的方法還包括前面講到的,你可以明確的說明這個功能能夠真正解決什麼問題.人都是想要自己的辛勤工作真的能有什麼貢獻,而非只是滿足特定人士的喜好.

You may also like